世界半导体展会-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
市值年内增长250%,比亚迪狂飙突进下亦有隐忧
文?|?李阳?蘧毛毛
编辑?|?施智梁
“我长期看好比亚迪的发展,但当它飙至180?元/股,市值突破5000?亿时,?我不会继续买入,因为股价是对未来预期的体现,买股票就是找‘预期差’,市场对比亚迪的预期已经非常高了。”一位新能源领域投资者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
那天发生在11月5日,?比亚迪(002594.SZ)在A股和H股涨幅分别高达10%和16%,成为第一家在A?股市值突破5000?亿元的车企,距全球车企市值第三的大众汽车只有一步之遥,位居全球第四。一时间,比亚迪的市值成为业内热议话题。
截至12月10日,?比亚迪在A股市场股价已回落至169.52元/股,?但和年初的每股47.98元相比,?仍激涨253.3%,市值为4624.75?亿元,远高于国内市值排名第二的上汽集团(2846.09?亿元)。
对于股价一路高涨,比亚迪的回应是“得益于比亚迪汉和唐等为代表的公司车型的大卖,以及集团各项业务的发展前景被资本市场和广大投资者看好”。
那么,比亚迪的实际价值,是否对得起这份天价市值呢?
从业务构成看,比亚迪有汽车及相关产品、手机部件及组装、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三大业务板块。汽车及相关产品覆盖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而手机部件及组装已建立起电池、手机玻璃、充电头、金属后盖及边框等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真正支撑比亚迪股价飙升的,是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品。新能源正是比亚迪在大众认知中最深的印记,这种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股神巴菲特耗资18?亿港元,以每股8?港元认购了2.25?亿股比亚迪股份,占比亚迪股份约10%的股权,投资理由则是长期看好比亚迪新能源业务。
比亚迪这一轮股价飞涨,被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是和整个新能源行业股市上扬的带动作用有关,包括疫情导致优质标的少,资金向新能源流入;国内外政策将新能源地位推向新的高度;特斯拉热卖对新能源产业的拉动作用等等因素。
何以飞涨?
先看一看今年比亚迪都发生了什么。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给所有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抗疫成了全球经济的主旋律,比亚迪作为一家整车厂,口罩出货量全球第一。“汽车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机械生产原理,能做口罩天经地义,但做到全球第一确实匪夷所思,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位比亚迪人士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感叹。
得益于口罩业务的飞速扩张,整个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严重下滑的大背景下,?比亚迪财报靓丽,?现金净流入155.38?亿元,净利增长14.29%。
今年2月,一则特斯拉将采用无钴电池的传言,直接拉动了比亚迪等和磷酸铁锂紧密相关企业的股价,因为磷酸铁锂正是不含钴的锂电池。在业内惊叹磷酸铁锂复兴的当口,比亚迪首次对外公布了旗下“?刀片电池”通过针刺试验的完整测试视频,业内热议许久的比亚迪“?刀片电池”终于露出真容。
电池安全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痛点,针刺试验则是电池的最高安全保证,刀片电池的发布,也让在电池领域式微多年的比亚迪重新回到了一线电池供应商的讨论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亚迪刀片电池的宣传中,宁德时代“功不可没”,围绕电池安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上演了一波声势浩大的口角之争,让业内人士吃了一口大瓜,也让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更为人所知。
在比亚迪电池重回主机厂视野的同时,今年4月,比亚迪另一家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突然宣布重组融资以寻求上市。这直接将比亚迪深耕多年的半导体业务暴露在公众视野面前,而国内车载半导体还处于荒漠阶段,90%的市场由外资占据。
进入下半年,比亚迪史上最隆重的车型汉进入市场,王传福本人对汉的描述是“十年磨一剑,汇领先技术之大成”。汉的发布进一步拉动了比亚迪股价。
也正是在这个月(7月7日),?比亚迪市值(2264?亿元)首次超过上汽集团(2243?亿元),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整车企业。
今年10月,随着《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两大新能源行业“指南针”的发布,新能源概念股迎来巅峰,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市值水涨船高。
回顾这一年的行业大事,不管是行业政策的正面拉动,还是疫情的负面影响,最终都成了比亚迪的利好。
出了一个爆款车型
过去业内总将比亚迪和北汽比较,?但当行业处于低谷时,比亚迪的产业链技术优势则体现出来,尤其是汉的推出,?将比亚迪品牌形象推到了新的高度。
新品汉于7月上市,9月实现销量5600?辆,环比增长40%,10月销量继续攀升至7545?辆,继续增长34.4%,在20?万-30万级别新能源车型中,销量仅次于特斯拉。
目前制约比亚迪汉销量的最大因素是产能供应,汉的销量上限仍是未知数。目前比亚迪汉的销量每月以30%的速度递增,11月比亚迪汉销量已突破1万辆,称得上是现象级的爆款。
此外,比亚迪全新的唐、秦等车型,?也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博纳咨询研究总监闻文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从新的唐、秦车型开始,比亚迪的产品设计,进步显著,现代化、科技感的元素符合当前潮流。从产品布局看,宋、元等SUV?的分布,与自主品牌主流SUV的产品层级分布的路线一致,摆脱了多年前S6等尺寸大价格低的产品印象,使品牌属性趋于主流路线。”
汉、唐等车型的畅销,直接改善了比亚迪产品销量结构,?高利润车型销量占比提升,低利润车型E5等有所下滑。与之相对应的是财报数据,比亚迪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362.7%,同时三季度毛利率为22.3%,同比增长8.5%,净利率为5.7%,?为近三年来最高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收1050.2?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16.8%。比亚迪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全新旗舰车型“?汉”和改款旗舰车型“?唐”已累计大量在手订单,预计2020?年归母净利润42亿-46?亿元,同比增长160%-185%。
此外,比亚迪另一财务数据颇为亮眼,2020?年1月-9月比亚迪实现现金流量金额286.6?亿元,同比增长647.87%,?现金流直接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健康状况。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大环境下,如此高额的现金流净流入,体现了比亚迪未来一段时间的抗风险能力。
整零拆分,是机会也是挑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比亚迪一直被诟病“闭门造车”,且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始终没有壮大,比亚迪所谓的“新能源自主技术”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但这现状正在被比亚迪的“拆分”?打破。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新书《价值投资》中,有一个观点备受企业家认可,?“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地疯狂创造长期价值。”比亚迪的拆分正是如此,将深耕20?年的技术积累转化成汽车新时代迫切需要的产品。
事实上,早在2017年,产业闭环已久的比亚迪就已经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2017年5月,比亚迪宣布计划将比亚迪汽车电子业务剥离原有体系,独立旗下第二事业部,并将动力电池对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重新建立开放式供应链体系。
2018?年9月,?比亚迪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从电池开放走向全产业链开放。比亚迪宣布逐步开放系统内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同时比亚迪电动汽车e?平台所有技术,将全面对外开放。
2020?年是比亚迪彻底走向开放的一年。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宣布成立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模具五家弗迪公司,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这五家“弗迪系”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研发的所有业务。
除了弗迪系外,今年4月以来,比亚迪半导体经过重组,连续两次获得融资27亿元,估值已超过百亿元,将率先独立上市。
资料显示,比亚迪在进军汽车之前的2002?年开始研发半导体器件,有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产业链布局覆盖了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模块到应用,可提供以IGBT、Sic?器件为核心的功率半导体、MCU芯片等智能控制IC和车载LED?等光电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吴海平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介绍,“目前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需求巨大,中国功率半导体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另一方面,中国功率半导体的自给率只有10%,其余90%都来自进口产品。”
这意味着,国产车载半导体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而比亚迪技术已趋于成熟。吴海平表示,“比亚迪自研生产的IGBT已累计装车超过60万辆,单车行驶里程最长已有100万公里,行驶地区包括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除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相关技术拆分供应外,比亚迪还在积极实现传统燃油车向混合动力汽车的转变。11月中旬,?比亚迪亮相了DM-i超级混动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并宣布即将推出全新的应用DM-i超级混动技术的车型。
“DM-i平台技术就是为了在燃油车红海市场中杀出一片蓝海,其价值不亚于刀片电池之于电动汽车。”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接受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采访时表示。
无论是电池、半导体还是互动发动机,都只是比亚迪拆分大计中的一小部分。对于比亚迪而言,长达近20?年全产业链闭环的技术积累,是其面向市场的巨大优势。但也正因为从未直接参与过市场竞争,如何得到同行认可,则是最大挑战。
几重隐忧
不可否认,拆分后的比亚迪,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在企业的上升期,很多缺陷都会被掩盖,正如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目前来看,比亚迪没有太明显的隐患,或者说比亚迪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隐患还没有暴露出来。”
但从比亚迪的发展层面看,依然有着不少痛点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比亚迪昔日风风火火的云轨业务。
作为比亚迪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战略性产品,云轨自2016?年发布,并快速获得国内外众多城市的订单意向,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甚至在公开场合称云轨“?将再造一个比亚迪”。
然而2018?年后,多处云轨项目却被政府叫停,时至今日,比亚迪云轨业务已几近销声匿迹。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的云轨业务何去何从,比亚迪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
除了雷声大雨点小的云轨业务,比亚迪的销量和品牌问题更应优先解决。
2019年新能源补贴下滑后,?新能源大盘大跌,比亚迪也不能幸免。数据显示,2019?年比亚迪汽车总销量为46.1?万辆,同比下滑11.39%。这一下滑态势一直持续到2020?年。2020?年1月-10?月,比亚迪汽车销量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5.98%。这意味着比亚迪在2020?年结束前要实现销量增长,还有很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据博纳咨询研究总监闻文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我们调研中发现,消费者对于比亚迪品牌依然停留在七八年前低端、廉价以及做工不精的印象中。这说明比亚迪产品进步了,但并没有传达到消费者身上。”
确实,汽车品牌历来就有着“固化”?属性,即品牌形象在品牌创立之初就已定格,后续极难通过产品的升级来提升。
打开和比亚迪4S店相关的论坛,也是吐槽居多,显然比亚迪在产品逐渐高端、丰满的同时,品牌运营和销售服务并没有跟上技术升级的脚步,这将极大程度上影响终端市场的销售。
尽管有着诸多挑战,?但比亚迪的基本面依然是好的,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从比亚迪的各项财务指标来看,不存在大的漏洞。”
至于比亚迪在股价飙升至如此高度后,是否具备继续买入的价值,业内人士则各执一词。
曹鹤表示,“?预计后面比亚迪股票会回调,不会无限制地涨下去。打个比喻,?整个汽车股是‘进三退二’地回调,新能源汽车股是‘进二退一’地回调,即新能源股价回调会相对慢一些,但是回调是大趋势。”
任万付也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疫情导致全行业萎缩,在没有更好标的下,?资本大量向相对可靠的新能源产业流入,?其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泡沫成份。”但在汽车分析师张翔看来,“比亚迪并没有被高估,以同样高估值的小鹏、蔚来等新造车势力为参照物,比亚迪的风险小的多。
原载2020年12月7日《财经》“汽车与出行”栏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利好来了:格力电器、赣锋锂业、智飞生物、长电科技
《松塔 财经 》 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 财经 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长电 科技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115%-136%。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4日晚间,长电 科技 (600584.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到30.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4.96亿元到17.76亿元,同比增长114.72%到136.2%。
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高附加值、快速成长的市场热点应用领域,整合提升全球资源效率强化集团下各公司间的协同效应、技术能力和产能布局等举措,以更加匹配市场和客户需求,打造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使公司各项运营积极向好。同时,来自于国际和国内客户的订单需求强劲,各工厂持续加大成本管控与营运费用管控,调整产品结构,全面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科普
长电 科技 位于半导体产业链中游:设计、制造、封测中的最后封测环节。
设计环节对技术积累和人才的要求最高;制造环节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封测环节则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
解读
公司业绩高于机构预期。最近17家机构对长电 科技 2021年归母净利润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26.86亿元。长电 科技 自家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28亿元到30.8亿元,公司业绩略高于机构预期。
之前,被长电 科技 以7.8亿美元收购的“尾大不掉”的星科金朋,在国外疫情严重,芯片工厂减产甚至停产的局面下,忽然摇身一变为“阳光彩虹小白马”,全球订单蜂拥而至,2019年的亏损5431万美元直接变成了到2020年的盈利2293万美元。
长电 科技 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21.16 亿元,同比增加176.84%,不过,长电 科技 股价站上43元后,就开启了跌跌不休之路。或许与大股东减持脱不了关系。2021年第一季度,前十大股东累计持有7.51亿股,占比为46.8%,等到三季度末,前十大股东累计持有还剩6.09亿股,相当于卖出了1.42亿,总持股占比减少到了34.19%。
苏宁金融研究院认为,对于长电 科技 而言,能否把握住先进封装带来的增量市场,是决定其未来盈利能力的关键,也是其估值向芯片行业靠拢的关键。机遇的另一面,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不同于传统的封测技术,先进封测要向着系统集成、高速、高频的方向发展,长电 科技 而言,2021年盈利大增,源于大陆晶圆厂产能的高景气,以及国内IC设计与制造业的崛起,而未来的盈利能力关键,在于先进封装带来的增量市场。
目前,长电 科技 已经面临着外部强势晶圆制造厂商进入先进封装市场的威胁。
以Intel、三星、台积电等IDM厂商,纷纷加大了对封装技术的投入。依托自身对设计、晶圆制造技术的了解,台积电等厂商近些年在封装技术方面突飞猛进,大有赶超之势。
此外,长电 科技 主要集中在逻辑芯片领域的封装,下游应用主要是通讯电子和消费电子,消费电子市场本身增速就在趋于放缓,一旦5G通信行业的发展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应用市场规模的缩减必然带来对上游封装市场的减少,进而拖累企业的增长。
相关公司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17 亿元,同比增加16.81%;毛利率17.85%,同比增加2.39%;归母净利润21.16 亿元,同比增加176.84%。
2、顺鑫农业
顺鑫农业跌停,公司去年净利预降8成左右。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5日,顺鑫农业(000860.SZ)跌停,前一日晚,顺鑫农业公告,预计2021年全年归属净利润盈利8000.00万元至1.10亿元,同比上年下降73.81%至80.95%。
业绩下降原因包括:
受猪周期下行的影响,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降幅较大,导致公司生猪养殖、肉食品加工产业同上年同期对比降幅较大;
公司房地产业务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项目销售及回款较缓,影响了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科普
顺鑫农业包括白酒、猪肉为主两大产业。白酒产业的主要产品以“牛栏山”和“宁诚”为代表。
顺鑫农业爆出“业绩雷”,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远不如机构预期。最近11家机构对顺鑫农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数平均数)高达6.9亿元,其中2021年8月31日,东吴证券发布的研报预测顺鑫农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能高达971亿元。最近的一份研报来自中信证券,中信证券2021年11月5日的研报认为顺鑫农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可以达到417亿元。
顺鑫农业自家公告2021年归属净利润盈利8000.00万元至1.10亿元,与机构的预测差距甚远。2021年前三季度,顺鑫农业归母净利润总额为3.72亿,因此,公司第四季度或巨亏超2亿元。
此前,大部分机构认为,顺鑫农业白酒收入持平,地产持续亏损,猪肉业务承压。
地产方面,顺鑫农业持续剥离地产业务,但短期内难以出清。
2021年半年报显示,顺鑫农业主营收入中,白酒达65.36亿,猪肉达19.25亿,地产仅4.1亿。
猪肉方面,2022年或迎来猪周期反转。
广州期货认为,当前正处猪肉传统消费旺季,但今年生猪旺季不旺,节前消费增量尤未出现。现货延续下行态势,跌幅加深。供应端压力犹存,存栏拐点或在二季度后才会出现。
南华期货分析,长期而言,今年猪周期将迎来拐点,反弹幅度可期。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顺鑫农业单季度主营收入24.2亿元,同比下降16.5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384.15万元,同比上升9.67%。
3、鸿博股份
又有上市公司抛“股东回报规划”,鸿博股份未来三年拟拿出不少于20%净利润进行分红。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近日,多家上市公司抛出“股东回报规划”。1月24日,鸿博股份(002229.SZ)公告称,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合并报表当年实现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可分配利润的20%,且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无独有偶,1月24日,格力电器宣布,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净利一半。
科普
鸿博股份是中国**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小赛道“隐形龙头”。
解读
费雪大师在他的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中提出了他的15条原则,其中,这些原则最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大股东是否有意愿兼顾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一前提具有一票否决权。上市公司乐于拿出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一天,鸿博股份还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根据该计划,首次授予董事、高管、核心骨干等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3.27元/股,同时设置了业绩考核,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5%,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
4、智飞生物
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预增200%-220%,大超机构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智飞生物(300122.SZ)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9.04亿元-10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220%;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9.69亿元–106.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220%。
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经营发展目标持续发力,加大研发投入推陈出新,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销售均持续稳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重要财务指标较上年同期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科普
智飞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推广、配送及进出口为一体的生物高 科技 企业。公司自主疫苗产品包括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ACYW135多糖疫苗、Hib疫苗、AC结合疫苗,代理产品包括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九价HPV疫苗、五价轮状疫苗和23价肺炎、灭活甲肝疫苗。
解读
智飞生物的业绩表现大幅超出券商预期。Wind数据显示,最近29家券商对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均值为70.82亿元,增长率114.52%。智飞生物业绩预告为99.04亿元-105.64亿元,同比增长200%-220%。
公司介绍,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主产品和代理产品销售均持续稳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智飞生物是默沙东4、9价HPV疫苗国内独家经销商。2020年报显示,靠代理默沙东起家的智飞生物当时自主产品-非免疫规划疫苗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仅为7.89%,代理产品-非免疫规划疫苗占总营业收入比重高达91.86%。到2021年半年报披露时,自主产品的营业收入就已经几乎与代理产品平分秋色,而且自主产品的营业成本只有代理产品的六分之一,毛利率却高达86.88%,是代理产品毛利率的2.5倍。
消息层面上,自主产品方面,智飞生物新冠疫苗在2021年3月份获得紧急批准,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根据智飞生物半年报,新冠疫苗生产企业智飞龙科马的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亿元,净利润为34.49亿元,几乎为智飞生物自主疫苗销售总增长量。考虑到龙科马的产品结构及上半年预防用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商品名为微卡)尚未形成实质销售,估计龙科马的收入主要来自新冠疫苗。也就是说,智飞生物新冠疫苗4个月收入,或许超过50亿元,妥妥的“印钞机”。
代理产品方面,智飞生物HPV疫苗出现下滑,是受疫情影响。默沙东在二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里表示,由于海外疫情肆虐,导致HPV疫苗进口受阻,所以上半年国内销量有所下滑。也就是说,默沙东HPV疫苗下滑现象是“假摔”。除了HPV疫苗收入略显意外,智飞生物其它代理产品表现突出。
西部证券认为,目前海外多国包括以色列、英国、土耳其、美国已经启动新冠加强针接种,国内的新冠加强针接种势在必行。同时,疫苗出口市场加速打开,我国主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疫苗,截止7月底我国出口新冠疫苗和原液超7亿剂。智飞生物的重组新冠疫苗凭借完整且靓丽的3期临床数据,将在国内加强针和国际出口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有望取得较大市场份额。截至今日,智飞生物的新冠疫苗在印尼、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哥伦比亚均获得注册上市。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智飞生物2021年三季报营业收入218.3亿元,同比增加97.5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4亿元,同比增加239.05%。
5、格力电器
公司终于派钱了: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科普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4日,格力电器(000651.SZ)披露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年-2024年):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进行两次利润分配,即年度利润分配及中期利润分配。在公司现金流满足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解读
格力电器加大力度分红,可能是大股东高瓴资本的意思。如果按照格力电器当前的净利润和市值计算,“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相当于股东每年赚5个点。
扩大分红比例,显然对中小投资者是好事,对大股东高瓴资本也是好事。
2019年10月,高瓴资本借助珠海明骏在格力电器股权混改的过程中斥资416.62亿元,以46.17元/股的价格购入格力电器15%的股份。
按照当前股价,高瓴资本在格力电器上已经被套16个点。
高瓴资本入股格力时,曾承诺积极行使股东投票权,尽力促使上市公司每年净利润分红比例不低于50%。
“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按照这个公司政策,投资者可以拿多少钱?
如果按照当前的净利润和市值计算,相当于每年赚5个点。
格力电器近年来每年的归母净利润都在200亿以上,最近30家机构对格力电器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238.68亿元。
假设格力电器2021年归母净利润238.68亿元,50%就是119.34亿元,格力电器当前市值2298亿元,也就是说,如果2021年拿出50%的净利润分红,分红率 119.34/2298=5.19%。
假设格力电器未来净利润、市值不变,分红率5%以上,相当于买入格力电器,每年分红可以净赚5个点。
2018年,在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女士曾称:“我5年不给大家年底分红,又能拿我如何,给你们越多,你们的话就越多。2年分给你们一百八十亿,难道还不够吗?这是靠你们来的吗?”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10月27日,格力电器披露了2021年的三季报。根据财报第三季度格力营业收入470亿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61.88亿元,同比下滑15.66%。相比往年,三季度正是空调销售的旺季,格力业绩在旺季出现明显下滑。
6、赣锋锂业
公司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368%-437%,大超机构预期。
概述
松塔 财经 获悉,1月24日,赣锋锂业(002460.SZ)公告,预计2021年净利润48亿元-55亿元,同比增长368.45%-436.76%。随着新能源 汽车 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强劲增长,公司锂盐产品产销量增加且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公司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故公司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增长。
科普
赣锋锂业业务涵盖上游锂提取、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加工以及下游锂电池生产及回收。
解读
赣锋锂业预计的归母净利润大超机构预期,不过这其中存在“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掉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赣锋锂业2021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36亿元。赣锋锂业身处碳酸锂黄金赛道,未来或长期受益于行业景气。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升值产生的利润,“质量”不高,因为不具可持续性。
最近20家机构对赣锋锂业2021年归母净利润的一致预测值(即算术平均数)为33.91亿元,赣锋锂业自家预计2021年实现净利润48亿元-55亿元,大超机构预期。不过,赣锋锂业预计的2021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36亿元,跟机构预测的归母净利润差不多。
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和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碳酸锂需求日益增加。根据上海钢联数据,截止2022年1月18日,均价突破35万元/吨。
民生证券认为,预计未来全球锂资源供应紧张将长期持续,高锂价中枢将是未来行业常态。当前锂价下,板块估值性价比凸显,把握资源自给率高+业绩兑现高两条主线。
银河证券认为,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上游资源板块业绩开始大幅释放。仍然看好钴锂稀土板块的投资机会,2022 年行业景气依旧火热,价格持续上涨使板块业绩确定性高。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赣锋锂业单季度主营收入29.89亿元,同比上升98.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上升506.99%。
免责说明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有哪些成就和事件?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简称台积电、TSMC,是台湾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以及最大的专业集成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企业,总部与主要工厂位于新竹科学园区。2013年营收19.85亿美元,晶圆代工市占率46%,为全球第一。
2011年资本额约新台币2591.5亿元,市值约1000亿美金,为台湾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台积公司总产能已达全年430万片晶圆,其营收约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百分之六十。
扩展资料:
企业事件
2020年7月16日,在台积电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其透露,未计划在9月14日之后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继续供货。2020年7月13日,台媒钜亨网曾报道,台积电已向美国政府递交意见书,希望能在华为禁令120天宽限期满之后,可继续为华为供货。
2020年8月26日,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镇球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表示,台积电的5纳米产品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3纳米产品将在2021年面世,并于2022年进入大批量生产。
百度百科-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特斯拉已在华建立数据中心;华为北汽签署深化合作|E 周要闻
华为北汽签署深化合作
9 月 26 日,北汽新能源与华为在京签署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完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产品研发、联合品牌营销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此次协议的签署,是北汽与华为在当下智能电动 汽车 的发展浪潮作出的重要决策。
快评:
这是华为和北汽的再一次合作,双方将以智能化为突破口联合开发 HBT 项目产品,一同打造极狐和「HI」联合品牌。ARCFOX 极狐品牌与华为共同努力四年,在今年上半年带来了全球首款搭载 3 激光雷达量产车 —— 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如今的此次合作进一步打通了营销渠道,随着各家展开新零售的销售模式下, 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 将于今年年底在 华为的线上、线下渠道销售 。
特斯拉已在华建立数据中心
9 月 26 日,在 2021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所有数据包括个人信息在内都会储存在中国,只有需要订购海外备件等极为罕见的情况下,经过批准才能够转移。
快评:
受到数据安全影响,继苹果的云上贵州之后,特斯拉的「云上临港」也将启用。此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针对智能网联 汽车 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拟出了标准草案,此次特斯拉建立中国数据中心便是对于这一项规定的响应。
ES33 设计解析
9 月 26 日,在秋日的黄浦江畔,R 汽车 深度为我们解读了 ES33 背后的设计秘辛。针对「高级感」,邵景峰认为真正的核心有三个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中国人的最高级的是完整,是合家团圆。邵景峰把盛世圆满转换成具体的设计,称作「筋藏肉莹」。
ES33 表面非常饱满,同时还呈现力量感。此外,ES33 是 全球首款配置激光大灯的量产纯电车型 ,提升了 40% 的远光照度。
在智能化上,智能电动车近几年不断增加的感知传感器,也会影响车辆的具体设计。新增的摄像头能呼吸指示灯,可以在辅助驾驶行驶的过程中通过指示灯向外提醒车辆当前状态。
快评:
犹抱琵琶半遮面,从 8 月底的 ES33 首次亮相到今天的解读再到今年广州车展上的内饰亮相,上汽 R 汽车 将会带着我们一点点解开 ES33 的面纱。
蔚来三元铁锂电池发布
9 月 24 日蔚来正式发布了 75 kWh 的三元铁锂电池。
根据官方信息,新购用户可以选择三元铁锂标准续航电池包(75 kWh)或三元锂长续航电池包(100 kWh)。 而搭载 75 kWh 的车型在售价、BaaS 价格等与原三元锂 70 kWh 电池包车型相同 。这实质上就代表了 70 kWh 三元锂电池的停产,但是它依然会作为「标准续航电池包」,继续在换电站中服役。
快评:
换成三元铁锂电池之后增加了 5 kWh 的容量,换来 30—35 km 的续航里程,这样的提升似乎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它实际上却是市面上第一款三元铁锂电池包。
为了保障混合电池的低温性能,蔚来此次利用了电池包中三元锂电池的废热对电池包进行辐射性热补偿,新的 75 kWh 电池包在 12 小时极冷环境下相比以往产品,在温度均匀性上提升了 60%,电池最低温度也提升了 40%。
蔚来采用了 CTP 技术的 75 kWh 电池包制造装配简化 10%;体积利用率提升 5%;能量密度提升 14%,达 142 Wh/kg。而重量方面,作为磷酸铁锂为主的电池包,也只增加了 15 kg 左右,并不需要重新标定悬挂调教。
这样的自研,既是蔚来作为用户企业的追求,也是作为一家头部新势力维持竞争力的重要壁垒。三元铁锂的冬季性能也将值得我们去期待。
大众 ID. 系列 8 月交付过 7,000
ID. 系列 8 月交付过 7,000 台,这个数据总的来说还是有消费者认可,ID. 3 来了以后把产品线进一步扩张,单月数据上还能再往上走。
快评:
随着南北大众加大对 ID. 系列的宣传,以及店面和充电战略的布局,ID. 家族的月交付量正在不断增长。其中有消费者对于大众电动化产品力的认可,也有着对于大众老牌车企的信任。此外,ID. 3 不久将登陆市场,进一步扩充 ID. 系列的产品线。但比起大众燃油车动辄上万的销量,大众在国内的电动车销量规模,还是有不少路要走。
蔚来 ET7 风阻系数出炉
9 月 24 日下午,中国重庆,蔚来公布了旗下首款轿车 ET7 的最新风阻系数:0.208。这个数值相比在今年 1 月份 NIO Day 所宣传的 0.23,风阻系数进一步降低了约 10%。
快评:
这样的数据, 让蔚来 ET7 的风阻系数仅次于奔驰 EQS,与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并列全球量产车型第三。而三周前刚发表中汽研认证的 0.21 风阻系数的智己 L7,以 1% 的差异屈居国产车型第二,而国产车第三则是广汽埃安的 Aion S Plus。三辆中国品牌的车型上榜,也证明了自主车型对空气动力学的追求以及这方面的技术实力,已经追上了世界顶尖水平。
为了确保换电过程顺畅,蔚来的白车身强度需要比其他电动车更高,以减少扭曲和变形。加上换电导致的电池空间占用,ET7 相比相似级别的电动车明显更重且外形更厚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做出 0.208 的风阻系数,是非常不容易的。低风阻系数对于补能效率更低且高速能耗更大的电动车,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因为它对续航能力有着关键的影响。
三星将代工生产特斯拉 HW 4.0 芯片
9 月 23 日,韩国经济日报消息,韩国三星将代工生产特斯拉 HW 4.0 芯片。据消息人士称,特斯拉 HW 4.0 芯片最早将于今年的第四季度,在韩国华城工厂进行生产。此前 HW 3.0 也是由三星代工生产的。
快评:
之前特斯拉在 HW 4.0 的代工上,与三星和台积电都传出过消息,但现在已经「花落三星」。
很多人都比较好奇,为什么特斯拉在 HW 4.0 芯片上,采用了 7 nm 制程,而不是更先进的 5 nm。消息人士称,这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稳定性。在前段时间的特斯拉 AI Day 上,马一龙表示 HW 4.0(或称 FSD Computer 2)将与 Cybertruck 在 2022 年推出。
理想下调了 Q3 交付预期
理想下调了 Q3 交付预期,从原来的 25,000 至 26,000 辆调整至 24,500 辆,导致这一调整的核心原因是意法半导体在马来西亚工厂复产推迟,2021 款理想 ONE 上的第五代毫米波雷达芯片供应受限。
快评:
根据理想 Q3 已经过去的 7、8 两月交付量,结合 24,500 的季度交付指引,推算出 9 月份理想 ONE 的交付量应该在 6,500 辆左右,而此前理想在 2021 Q2 财报会议中预期将在 9 月实现月销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