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诨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球员动态

文章内容

巴西前总统卢-巴西总统卢拉会见李柯

yhadmin123 2024-11-06
卢拉·达席尔瓦在做总统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2002年12月14日,对于卢拉·达席尔瓦来说,是一个最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接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

卢拉·达席尔瓦在做总统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

巴西前总统卢-巴西总统卢拉会见李柯

2002年12月14日,对于卢拉·达席尔瓦来说,是一个最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接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这个证书正式确认他为巴西第40任总统。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总统,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卢拉接过证书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2003年1月1日,卢拉·达席尔瓦在国会大厦举行隆重总统就职仪式,他庄严地从卸任总统手中接过绶带,正式成为巴西联邦共和国第40任总统。卢拉早年受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和拉美左派思潮的影响,曾是一位激进的斗士,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一直持批判态度,他曾毫不留情地抨击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前3次总统竞选中,卢拉激烈的“反美”言辞让华尔街的大亨们感到恐惧,使在巴西多有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心存忧虑。他们想方设法,动员一切力量反对卢拉当选。然而,卢拉在吸取前3次竞选失败的教训后,在2002年的第4次竞选中,开始改变激进的左派代表的态度,不再抨击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经济政策,承认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巴西经济的作用,主动改善与美关系。他还选择巴西自由党领袖做竞选搭档,以争取美国和国内外商界的认同。卢拉明智地看到了这些因素,开始以务实的态度与布什政府打交道,与美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与往来。早在2002年7月,卢拉就派遣经济顾问访问华盛顿向美国政府解释未来的经济政策以换取支持。12月他亲自出访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重申承认债务、稳定经济的承诺,争取美国为巴西的“反饥饿运动”提供贷款。他当选总统后,又任命了符合美国和国际金融界意愿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巴有争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卢拉态度已有所软化,从坚决拒绝,到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美国原担心卢拉执政后对美立场强硬,在美国后院形成又一个反美核心,影响其实现全球战略。面对卢拉对美态度转向温和务实,美国对卢拉的态度也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从开始“打压”、进而“默许”,到最后进行“拉拢”。

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合作,是卢拉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巴西左派代表人物,对社会主义中国有着“天然的阶级情谊”。1974年巴中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并且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并正在继续研制第三和第四颗卫星。两国经贸关系近几年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应中国国家主席的邀请,2004年5月22日晚,巴西总统卢拉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随同卢拉总统来访的有420多名巴西企业家组成的巴西商务代表团,创下巴西总统出访随行人数的最高记录。除了庞大的商务代表团,与卢拉总统同行的还有外交部、发展工商部、旅游部、能源矿产部的多位部长。可以说,影响巴西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都来了。据统计,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2003年,双边贸易额达79.89亿美元。5月23日,卢拉总统参加了巴西石油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揭幕仪式。这家石油公司是全球领先的20家石油公司之一。巴西石油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成立后,巴西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将从以前的每年200万桶猛增6倍,达到每年1200万桶。巴西将成为中国又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卢拉总统访华期间还接受了中国旅游局递交的“旅游目的地”文件,巴西有望成为中国公民的下一个旅游目的地国。

卢拉在评价他2004年中国之旅时说,这是“巴西政府一次伟大的旅行”。借着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的契机,中巴两国政府在工业、商业、科技等方面建立起广泛合作,这将极大地改变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均衡状况,也将对两国自身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中巴两国签订多个合作协定标志着亚洲和拉美两个大国将在经济互补和双边合作方面更进一步寻求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中巴两国间的合作边远离国际经济旧秩序里的掠夺和依附关系,更冲破了美国凌驾于拉美国家之上的不平等的经济局面。《波士顿环球报》载文称,卢拉总统对中国的访问,再一次体现了卢拉“灵活务实”的外交谋略,卢拉政府积极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这是由卢拉总统所确定的外交路线和政策决定的。巴西对外关系研究所所长萨拉伊瓦指出,卢拉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即平衡外交、提升双边关系地位和(巴西)国际作用普遍化。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巴西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其中的大国发展关系。中国、印度、南非和俄罗斯被巴西列为重点发展关系的对象国。巴西这样做,欲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在经济方面,增加与上述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实现卢拉总统本人提出的改变“巴西贸易地理”的目标,减少巴西出口对欧、美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在国际政治方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沟通,通过国际作用普遍化的逐步实现,最终完成“巴西需要在世界上占据突出位置”的目标。卢拉以左派身份当选巴西总统后,在国际舞台上往往以第三世界代言人而自居。卢拉总统访问南非、印度、中国,以及对其他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的访问,与印度、南非结成三国集团,在坎昆会议出面组织20国集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巴西为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

卢拉2004年中国之旅只是为了游玩吗?

卢拉在评价他2004年中国之旅时说,这是“巴西政府一次伟大的旅行”。借着巴西总统卢拉访问中国的契机,中巴两国政府在工业、商业、科技等方面建立起广泛合作,这将极大地改变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均衡状况,也将对两国自身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

巴西骚乱“很美国”,三个信号耐人寻味!

名家艺术品被破坏、多间办公室遭冲击、桌椅被掀翻、文件散落一地

当地时间1月8日,成千上万的示威者身着统一服装、手持国旗、横幅和棍棒,闯入国会、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并与军警发生冲突,甚至盗走总统卫队武器。

如此混乱的场景,让外媒联想到两年前,美国国会遭暴力冲击的场景。然而,这一次,不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支持者,而是“巴西特朗普”支持者,冲闯和破坏了巴西国家权力机构的办公场所。

新上任不久的巴西总统卢拉紧急部署平息骚乱,目前已有逾400人被捕。回顾事件,至少传递出三个耐人寻味的信号,凸显该国面之复杂。

第一个信号:骚乱时机耐人寻味

这场骚乱,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爆发。事发时,巴西总统卢拉正在圣保罗州视察暴雨灾情。

在随后的紧急讲话中,卢拉强烈谴责骚乱事件,指责政府建筑被“法西斯分子”和“狂热分子”攻占,是“野蛮行为”。目前,他已回到遭破坏的总统府。

卢拉誓言严惩骚乱制造者,铲除幕后资助者。他果断签署联邦干预安全法令,加强首都巴西利亚安保,多管齐下应对冲击。

其一,下令国民警卫队进驻巴西利亚,以恢复秩序。

其二,下令关闭巴西利亚市中心24小时,包括行政和政府大楼所在主干道,宣布当地进入联邦安全干预状态,持续到1月31日。

其三,撤换当地公共安全负责人,任命司法部副部长卡佩利为新负责人。

目前,据巴西联邦区州长罗查透露,已有400多名参与骚乱者被捕。巴西《圣保罗页报》称,为将示威者赶出相关建筑,军警、联邦警察、装甲车、直升机齐齐出动,催泪瓦斯弹、震撼弹、胡椒喷雾纷纷上阵

总体可见,事态还是挺严重的,影响也不小。

虽然正式调查结果出来前,一切都只是猜测,但细观事件第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来自骚乱发生的时机和形式。

至少,有三点引人思考:

第一,骚乱发生时卢拉刚上任一周多,事发时总统不在总统府,这是时机凑巧还是精心选择?

第二,正如卢拉所说,是首都安全出现“疏漏”让示威者有机可乘,也导致首都安全负责人紧急换将。那么,“疏漏”究竟从何而来?

第三,骚乱形式为何如外媒所言,与北美的那个“超级大国”类似?

第二个信号:前总统表现耐人寻味

事实上,巴西正处在政治紧张和两极分化加剧的气氛当中。

一方面,是前总统博索纳罗为代表的右翼势力不甘败选;另一方面,是总统卢拉为代表的左翼力量重返权力中心。两股力量激烈博弈,造就了巴西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

博索纳罗被称为“巴西特朗普”。他曾在巴西国民议会下议院,度过了作为边缘议员的七届任期,也曾表达对该国军事独裁统治时期的怀念。由于在经济、新冠疫情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等方面应对不力,竞选连任时,他失去了温和派选民的支持。

在此之际,第二个耐人寻味的信号出现了,那就是博索纳罗的表现。

自竞选落败以来,虽然其支持者一直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质疑总统大选结果的公正性,大肆鼓噪和开展破坏行动,甚至呼吁发动军事政变让卢拉下台,但博索纳罗本人在公共场合几近缄默。

就连博索纳罗的副总统莫朗也批评其未能及时安抚和团结国家,而是“让反民主情绪制造混乱和割裂”。

任总统期间,只有巴西联邦最高法院能对博索纳罗发起刑事调查,但随着卢拉2023年1月1日宣誓就职新一任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失去了司法豁免权。眼下,他本人、心腹及两名儿子,面临散播虚假信息、攻击选举制度等指控。

宣誓就职时,卢拉不点名地批评了博索纳罗任内的做法,强调“犯错者将为其错误付出代价”。他认为,“这个国家为权利、主权和发展而建立的大厦,近年来遭到了系统性破坏”。

英国《卫报》等披露,在巴西总统任期结束前48小时,博索纳罗已秘密离境飞往美国佛罗里达州“避难”,也未出席卢拉的就职典礼。

更耐人寻味的是,即使有外媒发现自己侄子身处骚乱现场,但博索纳罗仍罕见发声,否认与骚乱间的关联。他表示,“我否认巴西现总统对我的指控,这没有证据”。

第三个信号:美国表态耐人寻味

巴西形势突变后,各方纷纷表明立场。谴责暴力、支持巴西民选政府,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

联合国

“巴西是一个伟大的民主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巴西人民的意愿及民主机构“必须得到尊重”。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

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委内瑞拉政府等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纷纷批评骚乱的发生。

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将巴西此次骚乱形容为“政变企图”,他还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轮值主席国总统身份,呼吁各成员国共同对抗巴西的反民主进程。

欧洲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法国总统马克龙、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等欧洲国家和机构***,谴责暴力事件,表达对巴西民选政府和民主制度的支持。

美国

谴责示威者强闯巴西国家权力机构的行为,认为对巴西民主和权力和平移交的攻击“令人发指”。表示,巴西民主制度“得到我们的全力支持”。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美国“同卢拉总统一道呼吁立即停止这些行动”。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梅嫩德斯则点名称:“我谴责博索纳罗无视民主原则,煽动对巴西政府大楼的无耻攻击”,“美国国会大厦遭暴力冲击发生至今两年,特朗普的遗产还在继续毒害北半球”。

不得不说,美国政治家们的表态,是整件事当中最耐人寻味的信号了。

一方面,美国民主党当政,为谴责对头共和党的特朗普,政府公开表态要和美国曾千方百计想“除掉”的卢拉站到一起。

然而,美国似乎得了健忘症,是谁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为所欲为?是谁在拉美诸国包括巴西煽动和政变?美国的“同情与支持”,卢拉需要吗?

另一方面,美国是不是忘了博索纳罗在佛罗里达州“避难”?“巴西特朗普”的弃子命运,来得这么快?

事实上,工会领袖出身的卢拉此次当选总统十分不易,被巴西劳工党誉为“凤凰涅_”。此前两任巴西总统期间,卢拉提振了巴西经济,帮助数百万巴西人摆脱了贫困,声望极高。

然而卸任后,卢拉被指贪腐入狱,在狱中度过580天后,定罪被撤销。随着他赢得历史性的第三个总统任期,人们期待这位获称“博索纳罗解毒剂”的老将,在经济和社会正义方面大展身手,再次团结这个国家。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巴西前总统卢拉生平?

卢拉生于巴西欠发达的伯南布哥州的一个小村庄,在圣保罗州(S?o Paulo)港口城市桑托斯(Santos)长大,由于在桑托斯容易找到就业机会,只受过小学教育的卢拉从孩提时候就开始了工作,比如擦鞋、做工等。

21岁的时候,正在工厂工作的卢拉由于一次意外割断了一个手指;大约在这个时候,卢拉开始投身工人运动,这时期的工会受到右翼专制政府的压制。1970年代,卢拉协助组织多次的工会运动包括几次的大的罢工,曾被逮捕拘禁一个月但由于抗议示威活动很快被释放。从工会积极分子开始,卢拉渐成为个人运动领袖并转入政坛。1975年和1978年两次当选圣保罗州工会主席,曾领导反对军政府独裁的工人运动;1980年2月10日,卢拉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建立“劳工党”(PT), 1983年参与组建“劳工统一中心”(CUT),1986年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1990—1995年任劳工党主席。

卢拉曾于1989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参加总统竞选;2002年第四次总统选举——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并于2003年1月1日宣誓就职;卢拉也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通过选举取得政权的左派总统。2007年1月1日连任,任期至2010年12月31日。

 1966年,在巴西***员哥哥的带领下,卢拉开始积极参加工会运动。

1975和1978年,卢拉两次当选为拥有10万工人的ABC地区冶金工人工会主席。

1980年2月,卢拉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创建了劳工党,后当选党主席,并使该党很快发展成为巴西最大的反对党。

1983年,卢拉参与组建“劳工统一中心”。他领导的工会运动为加快军人独裁在1985年下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卢拉高票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

卢拉曾于1989、1994、1998年三次竞选总统。

2002年10月,他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

2003年1月1日任职,任期4年。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

2006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